海边狂!45城钓友奔大连,一家三口钓37条鱼却输给初中生
发布日期:2025-10-11 19:38 点击次数:120
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,大连小平岛滨海大道边,一场看似平常的家庭钓鱼比赛,却因为一位初中生的意外夺冠,引发了全场惊呼。 这位名叫小葛的13岁少年,第一次参加正式比赛,就用一条仅重90克的条石鲷,拿下了“最大单尾奖”。 接受采访时他还有点害羞:“就是运气好,没想到真能钓到! ”而另一边,冠军蒋先生一家钓了整整37条鱼,却因为单尾重量不敌少年,与大奖擦肩而过。
这场比赛,正是大连首届“海钓之都杯”系列赛的第二场。 别看它只是地区性赛事,却吸引了从广东、福建等8省市远道而来的钓友,甚至还有来自阿联酋的国际选手参与。 9月18日,45名外地钓友率先乘艇出海,在渤海湾体验了一把大连的海钓魅力;而9月20日,本地20组家庭齐聚小平岛,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岸钓较量。
这次比赛没有门槛。 参赛者中年龄最大的已过六旬,最小的才11岁。
有一家三口齐上阵的,也有夫妻搭档带娃体验的。
展开剩余79%他们中既有装备专业、手法老练的“钓鱼佬”,也有第一次摸钓竿的纯新手。 主办方甚至现场提供钓具租赁和教学服务——不会钓?
没关系,资深钓友手把手教你调漂、配饵、看水情。
比赛场地选在了大连小平岛滨海大道。
这里是大连近年来重点打造的海钓休闲区域,水质好、鱼种多,周边还配套了露营区和演艺区。
不少钓友一边握竿一边感慨:“这地儿选得真不赖,风景好、停车方便,鱼还愿意咬钩! ”
上午11点,裁判长一声哨响,比赛正式开始。 原本还有些喧闹的海岸瞬间安静下来,只剩下海浪声和钓线入水的细微声响。 大家紧盯浮漂,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咬钩的信号。 偶尔有人中鱼,周围就会响起一阵短暂而热烈的欢呼。
大连市钓鱼协会会长刘笑军也没闲着。
他一边巡视赛场,一边通过手机直播讲解钓鱼技巧:“新手常问怎么选钓点、怎么看鱼上钩——其实关键是耐心和观察。
”他还现场演示了“小物钓”技法,吸引了不少围观网友线上提问。
经过两小时角逐,最终成绩出炉。
冠军蒋先生家庭以总重37条鱼获夺冠,亚军韩先生钓获26条,季军李先生收获13条。 而最大单尾奖则爆冷花落13岁的小葛。 称重时,裁判员忍不住笑了:“这鱼虽小,意义重大啊!
”
赛后采访中,冠军蒋先生不仅分享了喜悦,还主动呼吁大家“文明垂钓,保护海洋”:“咱们钓鱼人不能光顾着自己开心,垃圾随身带走,生态才能持续好下去。
”这番话引起了不少钓友的共鸣。
而小李同学捧着奖品——一套路亚竿和渔轮,眼睛发亮:“下次我还来! ”他妈妈在一旁笑着说:“本来担心他沉迷手机,现在可好,沉迷钓鱼了!
”
大连之所以能举办这样的赛事,底气来自其丰富的海钓资源。
这座城市拥有2211公里海岸线,120万钓鱼人口,每年吸引超10万人次外来钓友。
黄海、渤海在这里交汇,带来超过100种可钓鱼类,包括黑鲷、黄条鰤、鲈鱼、牙片等热门鱼种。
像三山岛、遇岩礁、圆岛、平岛等,都是当地钓友津津乐道的“宝藏钓点”。
不同海域、季节、潮汐,鱼情各不相同。 有人喜欢拂晓出钓,有人专挑黄昏下竿,还有人专等涨半潮时“搏大鱼”。
据大连市钓鱼协会统计,目前大连约有500余家渔具店,年销售额近10亿元。
一个资深海钓爱好者一年投入可能超过5万元。
海钓不仅仅是一项休闲运动,更带动了渔具销售、船只租赁、海岛旅游、餐饮住宿等一整条产业链。
事实上,这场“海钓之都杯”只是大连推动“体育 文旅”融合的一个缩影。
早在2022年,大连市体育局就在相关政策答复中明确提出,要打造“游钓之都”,推进旅游与海洋、体育融合。
而长海县更在2024年发布《体育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》,明确提出要建设“长山群岛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”,将海钓作为核心产业来培育。
像9月6日至7日在天津举办的“沙沙麦-流儀鲈钓精英赛”,10月18日至19日在四川白水湖举办的总决赛,以及10月25日在大连旅顺举办的“矶钓选拔赛”,都是大连海钓赛事矩阵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甚至国内其他沿海城市也在探索类似模式。 比如海南东方市在2025年3月发布数据称,其2024年通过“村BA”、半程马拉松等赛事,带动旅游综合收入破亿元;珠海万山群岛也通过“白鱲杯”矶钓邀请赛,推出“海钓 环岛游”“海钓 赶海”等体验套餐,有效拓展了海洋旅游消费。
回过头看大连这场赛事,没有高额奖金、没有豪华包装,但它让不同年龄、不同背景的人一起拿起钓竿,感受海洋的馈赠。 也许正如一位获奖者所说:“名次不重要,重要的是那一刻的专注和快乐。 ”
而那位13岁的冠军少年或许还没意识到,他钓起的不仅是一条鱼,更是一份对自然的热爱、对生活的期待。
优质好文激励计划
发布于:广东省- 上一篇:美人计灭一国!义渠王栽在“芈月”手上的八卦往事_固原_六盘山_萧关
- 下一篇:没有了